混凝土養護箱是保障混凝土試件強度檢測準確性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作用是模擬恒溫恒濕的標準養護環境,避免外界溫濕度波動影響試件性能。正確操作養護箱不僅能提升檢測數據的可靠性,還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,具體養護方法可分為準備階段、核心參數控制、日常維護三大環節。
一、養護前的準備工作
正式養護前需完成兩項關鍵檢查:一是設備密封性檢測,關閉養護箱門后觀察密封條是否完好,若出現老化、變形需及時更換,防止箱內溫濕度泄漏;二是試件預處理,混凝土試件成型后需在室溫(20±5℃)下靜置 24 小時,待表面收漿硬化后再移入養護箱,避免未凝固試件直接接觸高濕環境導致表面起砂。同時,需用軟布擦拭養護箱內壁,清除殘留的混凝土碎屑或水漬,確保箱內清潔無雜質。
二、核心養護參數控制
1. 溫度精準調控
根據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》要求,養護箱溫度需穩定控制在20±2℃。開機后先將溫度設定為 20℃,待箱內溫度穩定 1-2 小時后再放入試件,避免溫度驟升驟降。運行過程中需每 4 小時記錄一次溫度,若發現溫度偏差超過 ±2℃,需檢查加熱管、制冷壓縮機是否正常工作,或是否存在箱門未關嚴的情況,及時排除故障。
2. 濕度恒定保持
養護箱相對濕度需維持在95% 以上,這是防止混凝土試件水分蒸發、保證強度正常發展的關鍵。日常可通過觀察箱內濕度計讀數,若濕度低于標準值,需檢查加濕器水位,及時補充蒸餾水(避免使用自來水,防止水垢堵塞加濕器),同時清理加濕器噴霧口的雜質,確保霧化效果。部分智能養護箱具備自動補水功能,需定期檢查補水管道是否通暢,避免因缺水導致濕度失控。
3. 試件規范擺放
試件擺放需遵循 “互不干擾” 原則:首先,試件與箱壁、試件之間需保持至少 50mm 的間距,避免相互接觸影響散熱或水分交換;其次,試件應放在專用的試件架上,不可直接堆疊或放在箱底,防止底部試件受潮變質;最后,不同批次、不同強度等級的試件需做好標識,分開擺放,避免混淆,同時記錄試件的放入時間,確保養護齡期(通常為 28 天)準確無誤。

三、日常維護與安全注意事項
養護箱的日常維護需定期進行:每周需清理一次箱內冷凝水托盤,避免積水滋生細菌或腐蝕設備;每月檢查一次溫度傳感器、濕度傳感器的校準狀態,若數據偏差較大,需聯系專業人員進行校準;每季度對設備內部的散熱風扇、蒸發器進行除塵,防止灰塵堆積影響散熱效率。
安全操作方面,需注意:養護箱運行時不可頻繁開關箱門,每次開門時間不超過 30 秒,減少溫濕度波動;設備需單獨連接接地電源,避免漏電風險;若需更換部件(如加熱管、加濕器),需先切斷電源,待設備冷卻后再操作,防止觸電或燙傷。
正確使用混凝土養護箱是混凝土質量檢測的基礎環節,只有嚴格遵循標準養護流程,控制好溫濕度等核心參數,才能確保檢測數據真實反映混凝土的實際強度,為工程質量安全提供可靠依據。